黃韻意 – 高中一年級
如何走出自己的路
走自己的路,要有自己的個性,自己的特色。路,要自己走出來才有意義!
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曾說:「世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就成了路。」是啊,世間的路都要靠人走出來的,不同的人就走出不同的路。
文天祥走出了一條不屈不撓的英雄路,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 留取丹心照汗青」。微軟的創始人比爾.蓋茨先生學生時代進入哈佛大學,在人們看來已經到達了學生高峰位置。然而他沒留戀哈佛帶來的榮光,一年後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令億萬學子嚮往的哈佛大學,與人合辦計算機公司,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
—-在軟件領域大展宏圖。他成功了,創造了二十世紀最美麗的財富神話,吹響了信息時代最嘹亮的號角。他是個很優秀的行路人,他明白,做人當有自己的本色,行走人生路應該走出自己的個性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每個人在出生時,都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能力,不走尋常路,敢於並善於向舊的事物發起挑戰,走出自己的燦爛人生之路的人,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,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,因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的生命追求,生命之花因他汗水的澆灌而格外耀眼。
生命是一個過程,從出生開始走到最後,在這個過程中,繁華和衰敗總是不停地交替著。只要我們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走得踏實,認真地活過,就不必為結果傷心。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,就是幸福的!
走適合自己的路,需要找准白己的亮點。不要“人云亦云”,適合自己的,才是自己的“亮點”,這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,看清目標,千萬不要追趕 “潮流”和“榮譽”。這根本就是不適合自己的,行走人生路,需要堅忍不拔的意志。難免遭遇挫折與失敗。我們要學會盡快從深陷的泥潭中自拔,繼續前行。如果你不堅持和努力,你就不能走自己的路。
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之路的權力,走自己的路體現著一個人的勇氣,體現著一個人探索新知的心。世界因每個人的不同而繽紛多彩。正視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,不要讓別人決定你的一切,因為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把握,自己的路是由我們一步一步踏出來的,腳踏實地,哪怕我們的理想不遠大,可是最起碼我們能夠找准方向,如果方向弄錯了,再遠大的理想又有何用?只有適合自己的路,我們走起來才會心情輕鬆、愉快!腳步才會加大、加快!
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少年,就必須選好自己的路,定好自己的位,虛心好學、樂於助人,才能走出精彩人生。
方穎恩 – 高中三年級
如何走出自己的路
人生有千百條路可以走,只要把握好方向和目標,走自己的路,都能到達終點。魯迅先生曾言“世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”。成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,要怎麼走,要以什麼方式走, 那是取決於我們自己,行走在自己選擇的人生路上,相信其中別有一番獨特的滋味。路漫漫其修遠兮,在人生的未來之路上,我們要不斷地求索路途中一切真善美的事物。
而作為新世紀的學生,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。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,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奉獻我們的一切! 把自己的人生與國家的未來緊緊相連,所創造的就是永恆。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,立志成才。二十一世紀,信息交流日益廣泛,知識更新加快。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,就必須學習再學習,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,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。在學習中,還要善於創新,善於實踐,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努力培養良好的品德,提高綜合素質,完善人格品質,做有益於祖國和人民的人。國家的繁榮富強、人民的富裕安康、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需要大家的努力。艱苦能磨練人,創業能造就人。青年一代的我們,只有做到勤儉節約、艱苦奮鬥,明確前進的方向,便能找到自己人生方向。 同時我們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將個人道路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。
我們首先要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與建議,樹立正確的目標方向,不要懼怕別人評頭論足。其中,既有善意的批評指導,也會有惡意的嘲諷誹謗。我們應該要不時自我檢討,再看看別人議論的性質,將二者參照比較一番,才能決定自己的取捨。 當我們明確了目標和方向,就要有堅持,以恆心與頑強的毅力去走向我們的終點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,才能真正地做到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、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結合,為祖國奉獻青春,才算是不枉此生。
走適合自己的路,這是對生命負責。責任,不是空洞的說教,更不是言不由衷的許諾。而是應該主動地承擔,做於他人和社會有利的事情。首先,做好自己,這就是對他人、社會負責任的第一步。從中必所收穫,能感悟到生命的真諦,進而堅定對生命的敬畏。用生命的力量燃燒自己的激情,歌唱人生的輝煌。生命,永不言悔。
甄詠珊 – 高中三年級
如何走出自己的路
人的一生,要經歷的事有若恆河沙數,當中要走的路有平坦的康莊大道,也有崎嶇的高山幽谷。一路走來,種種經歷有若五味雜陳。要如何在這些苦樂當中堅實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、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,實在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。
要認清自己的路,首要的當然是要清楚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的志趣與能力,這樣才能夠規劃長遠的人生目標和方向。因此,在年輕的時候應該多作不同的嘗試,透過各種的活動,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,然後再進而了解如何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,同時亦不忘改善不足。這樣除了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外,又可以藉此增廣見聞,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在找到目標和方向之後,就要認真的思考如何能把長遠的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步驟,並且尋找合適的途徑以逐步達成目標。在有了長遠的目標後,就必須踏實地去走每一步,古語有云:「欲速則不達。」要真正達到目標,必須要克己而勤勉地去學習、充實知識與能力,否則將來發現原來力有不逮,未能做到想要做的事,到時再悔不當初卻為時已晚。
在養成良好的習慣,切實地為達到目標而努力時,我們也應當保持開闊的心胸,要虛心地接受旁人的提點,當發現自己有不足之處就應該勇於改正。這樣才可以不斷進步,同時又不會變得自以為是、因宥於己見而故步自封,阻礙了發展。此外,當遇到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就應該向師長請教,以借助他們的人生經驗,從而避免多走不必要的冤枉路。
在我們的人生路上總不會盡是平坦順利的道路。當中必然是充滿各種困難和誘惑,如果不小心處理,輕則讓人花更多時間始能夠達到目標,重則可使人踏上崎途而影響一生。因此,當遇上困難時,我們必須要堅忍面對,以正確的心態和方法去為自己尋找正確的方向,切忌半途而廢,讓一直刻苦經營的成果白白浪費。此外,我們也應小心地結交朋友,須知道朋輩的影響往往是舉足輕重,因此古有「孟母三遷」的故事,這就說明了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的道理。
當我們認清目標,明白到自己的能力和長處,再培養出良好的方法去實踐,遇到困難時能以堅忍的心態迎難而上,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向師長請教,要走出條屬於自己的路已不再是遙不可及。當中間或會有遇上困難的時間,然而只要秉持自己的決心和透過不懈的努力,我們必定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。